让这样的一支新军去直面匈奴骑兵的冲击,曹亮还真的没有什么把握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曹亮在排兵布阵上,一直刻意地采用骑兵步兵抱团的方式,互相掩护。

        可如此一来,正如桓范所说的,魏军倒是没有什么危险了,但是匈奴人窝在山沟里面不出来,再这么拖下丟,那会是误大事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曹亮把自己的想法和桓范说了一下,表示了自己的担忧。

        桓范晒然一笑,道:“打仗那有十拿九稳的,只要有五成的把握,就值得一试了,此番唯有险中求胜,才能速战速决。诚然步兵战斗力低下,但如果倚仗有利地形的话,倒也未必敌不过匈奴骑兵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说着,桓范如同变戏法一样不知从哪儿拿出一卷地图来,平摊在了几案上,对曹亮道:“将军请看,由此往南三十里,有一村庄,名曰西柳林,地势较高,可为屯军之所,另外南北各有两条大道,连接北屈和蒲子,将军可遣越骑营向北至蒲子,屯骑营向南至北屈,皆在百里之外,一旦匈奴人前来围攻,将军可以狼烟为号,两营骑兵快速驰援,里应外合,共击匈奴人于西柳林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在蒲子北屈这一带,险要的山峰或要隘并不是没有,但如果魏军驻守在这些地方之后,又很难引得匈奴人出洞,所以步兵的驻兵地点的选择是很要学问的,既不能选择那种险要高地,也不能选用那种低洼平地,前者骑兵的攻击难度太大,匈奴人肯定不会上钩,后者则不利于步兵防守,很难抵挡匈奴人骑兵的冲击。

        桓范把魏军步兵安置在了西柳林,正是看中西柳林地势说高不高,说低不低,一方面魏军步兵可以构筑有效的防御阵地,另一方面也给了匈奴人一定的进攻机会,如此一来,引蛇出泂的把握性才会大一点。

        而西柳林的南北各有一条大路,也比较方便骑兵的快速驰援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