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苇泽关的险要可不是盖的,更何况这种咽喉之地,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,不管司马军是佯攻还是硬取,曹亮都不可能疏忽苇泽关的防守。

        牵弘虽然算不得什么赫赫名将,但善打防御战的他还是被曹亮列为了把守苇泽关的头号人选。

        其实打这种防御战,只要不贪功冒进,不疏忽大意,胜面还是相当的大,牵弘在临行之前,就得了曹亮面授机宜,到达苇泽关之后,也更是不折不扣地执行了曹亮的战术安排,所以苇泽关守卫战,打得还是游刃有余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屡攻不克的吕昭自然难免会产生一些急躁的心理,不过不服输的他也不会轻易地退兵,反而是加大了攻击的力度,苇泽关下,司马军的尸体层层叠叠,却也动摇了不了吕昭的决心。

        北方的冬天是行军打仗最为困难的时间,并州军驻守在城池内,情况还好点,吕昭的军队拿不下苇泽关,只能是在荒野上宿营,天降大雪,道路隔阻,粮食转运困难,许多司马军的士兵冻饿而死。

        部下副将劝吕昭退兵,等到明年春暖花开之后,再来进攻不迟,不过吕昭却是坚决的不松口,坚称在没有得到司马太傅撤军的命令之前,他是绝对不会轻易地撤退的。

        不知何故,司马懿确实是下达了进攻的命令,但到了冬天战况难以为继的时候,司马懿竟然也没有再次下达命令让吕昭撤退,似乎这么一支军队被他给遗忘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按理说,这个时间吕昭应当亲自给司马懿上书,阐述当前所遇到的困难,请求退兵。

        但吕昭没有这么做,整一个冬天,他都坚守在太行山上,那怕是风雪交加的困难时候,他都没有放弃,而且时不时地还继续向苇泽关发起攻击,在他看来,双方的条件是均等的,这个时候的进攻,更能够打击并州军的士气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