毫无疑问,无论是谁获胜,毌丘俭都会倒向谁这一边,说毌丘俭是墙头草,倒一点也不为过,不过从明哲保身的角度上来看,似乎毌丘俭也并没有做错什么,他更多的是想要保存实力,在这乱世之中立身安命。

        曾经有人建议司马懿采用明升暗降的手段,把毌丘俭调离幽州,为此司马懿还特意地征询了卫瓘的意见,毕竟卫瓘就在毌丘俭的身边,最为了解毌丘俭的真实想法。

        卫瓘当即表示反对,他写信告诉司马懿,毌丘俭的情绪并不稳定,非常恐惧有人加害于他,一有点风吹草动就变得神经兮兮,如果这个时候把他调离幽州,毌丘俭情急之下,很有可能会提前起兵造反,把他彻底地推向曹亮一边。

        现在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按兵不动,维持现状,等司马懿那边灭掉曹亮之后,再回过头来解决幽州的问题,自然是水到渠成。

        司马懿接到卫瓘的回信之后,深以为然,遂罢此议,而且司马懿那时的关注点,都在并州那边,幽州的事情只能是暂时地放一放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卫瓘的想法也是相当的具有现实的意义,毕竟过早地和毌丘俭摊牌,并不是什么明智的选择,明升暗降这种招数,对付手中没有兵权的人或许有用,但要对付手握重兵的幽州都督毌丘俭,肯定是不会奏效的,与其冒着毌丘俭造反的风险,倒不如维持现状,等并州的战事结束之后,司马懿拿下了曹亮,回头再来对付毌丘俭,到那时,毌丘俭孤掌难鸣,还不是手到擒来?

        但卫瓘千算万算,没有算到司马懿会兵败,而且还败得那么惨,不光是损兵折将无数,还把平阳河东二郡给丢了,如此一来,卫瓘的全盘计划陡然落空,而他的处境,也变得极为微妙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整个幽州军中,也只有卫瓘是司马氏的人,如果毌丘俭投靠曹亮的话,那么很有可能会把卫瓘给捉起来,交给曹亮去处置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个可能性不是没有,而是大大的存在的,现在关键是要看毌丘俭的态度,如果他决意要背叛司马懿投靠曹亮的话,卫瓘的处境就真得很危险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