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能不说张特确实是一个守城的好手,诸葛恪指挥二十万大军围城,连续地围攻了一百余日,不管诸葛恪采用什么样的手段,张特都是兵来将挡,水来土掩,从容地应对,让诸葛恪无功而返。

        张特不仅有勇,而且有谋,眼看着新城城防破损严重,难以抵敌,城池很快就要告破之际,张特派人诈降诸葛恪,称待到守城百日之后,必当献城而降,诸葛恪信以为真,这边刚一退兵,那边就连夜抢修城池,等百日期满,诸葛恪派人接收城池之时,才发现上了当。

        自诩聪明盖世的诸葛恪居然被张特玩弄于股掌之间,当场气得吐血,更是乱了方寸,非但新城没有攻克下来,反倒是损兵折将,狼狈而逃,这一战也成为了诸葛恪盛极而衰的转折点。

        现在的新城的城防,已经无法再和上次作战时相比了,不但兵员锐减,城防更是残破不堪,张特手头没有钱粮物资,就算是修缮,也只能是做最简单的维护和修补,像合肥新城这样的要塞城池,如果真要修到固若金汤的地步,那至少也得需要上千万的钱才能办得到。

        诸葛诞那边显然是批望不上了,而且很可能诸葛诞已经跟吴人有所勾结,否则的话,诸葛诞又怎么可能见死不救,反而是再地催促自己撤守新城呢?

        要知道,当初魏国之所以新建这座要塞城池,就是为给淮南重镇寿春提供保护的,有合肥这座要塞的存在,吴国根本就没有机会兵临寿春城下。

        诸葛诞要求张特主动地放弃新城,那完全就是一种通敌的行为啊,这种叛国通敌的事,张特当然不会配合他,尽管诸葛诞再一次下达军令,要求张特撤军,而且严词激烈,如果张特拒绝应命的,那他将以军法惩处之。

        张特不为所动,将诸葛诞的军令弃之一边,誓死也不后退半步。

        尽管兵员不足,城防残破,但张特坚守新城的决心却从未曾动摇过,而且这些手下的将士,也都是上一次新城百日苦战幸存下来的人,经历过血与火的战斗历练,他们早已是无惧生死,此刻面对吴军凶猛的攻势,他们一个个从容淡定,坚守不退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