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人,心是好的,人也是正的,就是有点愣头青,和李纲到是有着异曲同工的样子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且吧,有点一根筋,不畏强权的那种,你看赵佶都在当面呢,他不先拜见官家,却先来跪拜杨浩,可见此人的脑子……呃……

        不过赵佶没有生气,他喜欢这种人,喜欢这种富有探索精神的文人,因为他自己就是个文人,而且是个很牛逼的文人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哈哈,不错,杨浩啊,你这又收入一位门生,到是可喜可贺,朕记得之前你也有一位门生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是的,官家,是李纲李伯纪,年前迁任工部员外郎,去了淮北一带探矿去了,到现在也没回来,唉,也不知道是死是活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嘴上说着,眼角还硬生生的挤出了两滴眼泪,摆出一副心忧爱徒的样子,只是……

        妈蛋的,要不是老赵提起来,我特么都忘了自己还有个学生叫李刚的,还真的不知道这货是死还是活着呢,淮北的矿啊,小子,你可一定得给老子找到啊。

        有赵佶的话,欧阳澈拜入杨浩门下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,尘埃落定,人是可以上天的,没准用这个登天球遨游于蓝天之上,当初说人不能上天的,说杨浩怎么怎么样的,现在都是面如死灰,连个屁都不放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对那个登天球,赵佶表现出了强烈的跃跃欲试的想法,只是杨浩再次阻止了:“官家,登天球有很多细节还需要完善,技术上还有不足之处,危险性太高,还请官家忍耐一时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也罢。”赵佶无奈的叹了口气,指着欧阳澈说道:“你这个学生到是不错,很有胆量,就暂时在翰林院做个编纂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