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桓对郑居中说道:“你是国丈,有什么就说什么吧,不用遮遮掩掩的,朕想听你真实的想法,而不是那些冠冕堂皇的官话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,绝对不能和金军打下去。”郑居中这个时候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要议和,他毫不掩饰地说道:“和金军打下去,无论是战胜,还是战败,对于陛下您来说都是以后个不可承受的后果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噢,国丈何出此言,为什么会战胜也不能承受后果呢?”宋钦宗赵桓总体来说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,有点鼠目寸光,确发主见,他不解地问道:“打败金军不好么,就不用割地赔款了。’”

        郑居中摇摇头说道:“陛下想过没有,汉王拥兵自重,他指挥作战的话,无外乎是两个局面,第一个局面就是迅速结束战斗,把金军赶走。那么在他的拥护下太上皇顺利回京。天无二日,国无二君,请问文武百官是听陛下的,还是听太上皇的。要知道文武百官大部分都是太上皇一手提拔的,汉王还是太上皇的驸马。皇权之争,笑到最后的一定是太上皇,您很可能会失去皇位。一个被废掉的皇帝,还有可能即位么?”

        是呀,现在太上皇正值春秋鼎盛,怎么会甘心在后宫安养呢?况且太上皇还有那么多皇子,一旦被废会出现什么后果,不用郑居中说,宋钦宗也能猜得出来。他沉默了许久之后说道:“那第二个局面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第二个局面,就是战事会无限制拖延下去,陛下您被困京城,太上皇会趁机控制天下局势,那时候汉王再拥兵自重,那一定是天下大乱。要知道一个人掌握太多的兵权,不管他吧恩人怎么样,下面的将军们都会推动他继续前行。陈桥驿之变才过去一百六十多年,如果汉王再来一个黄袍加身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是呀,不管是汉王拥护太上皇夺权,还是再来一次黄袍加身,这后果都不是宋钦宗赵桓所能承受的。尽管这只是郑居中的诛心论,但是宋朝的皇帝对于黄袍加身这种事情一直都很忌惮,会不会发生并不重要,最重要的是绝对不能给任何人制造黄袍加身的机会。要知道陈桥驿之变的前一天,宋太祖赵匡胤还是后周的忠臣,这种黄袍加身的事情一旦发生,就无法逆转。

        宋钦宗瞬间就被郑居中说动心了,他无奈地说道:“国丈说的言之有理,可是金国胃口太大,就算是把大宋掏空,也满足不了他们呀。议和是行不通的,朕掏不起那么多钱,这该如何是好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郑居中是听出来了官家也想议和,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,他说道:“陛下,臣有个方案解除当前的危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国丈请讲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