贝希斯坦派来的调律师是个穿着黑色工作围裙的清瘦中年男子,显然他也很是欣赏这样富有个人气质的精美装修,对程晓羽夸奖了一番。程晓羽一边和叫范建国调律师瞎扯,一边看着他准备调律。范建国给了程晓羽名片,说以后钢琴保养、调律都可以打电话找他。

        很多人以为这样的工作叫“调琴师”,对其印象,大部分源于美国作家梅森的这本小说《调琴师》。事实上,与其被称为“调琴师”,这种职业该被称为“调律师”更加准确。

        范建国打开随身带的比公文包还大出一圈的棕色皮箱,扳手、螺丝刀、榔头……让程晓羽有点恍惚,调律这么细致优雅的事情,倒像是不怎么高贵的“体力活儿”。

        范建国仿佛看懂了程晓羽的疑问,笑着说道“真的是体力活,这个工具箱,平时工作总得拎着,十多公斤呢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程晓羽也笑了说道“弹钢琴何尝不也是体力活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范建国见程晓羽对调律很有兴趣,就打开了话匣子跟程晓羽说道“一台钢琴有8000多个零部件,220多根琴弦,88个琴键。只有根据12平均律,才能调出钢琴每个琴键精准的声音。”这个看似清瘦的中年男子,边说边熟练地打开琴盖,拆下厚厚的“上门板”,取下琴键盖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调琴是一个精细的过程,首先将a调成一个震动频率440hz的国际标准音高。根据一个音分出一个基本音组(12个音即12平均律),以此为基准往下调八度,把低音调完后再往上调。最后用扳手调整拉弦进行调音——钢琴每个音有三根弦,必须保持三根弦的音准一样,不然就会有很难听的杂音。”范建国一边说一边跟旁边饶有兴致的程晓羽解说道。

        程晓羽看了一会,觉得有些无聊,便走去录音室了。其实调律师的职业并不若书中写的那样文艺气息十足,甚至透出了几分单调、机械和枯燥——调律工作要求绝对的安静,长达2个多小时的调律过程中,范建国大部分时间都在沉默的对着那架钢琴忙碌,只有试音时,响起的音符,才会让程晓羽知道,琴房中有人正在工作。

        录音室里三组监听音响都已经安装好了,包括录音棚里的耳机分配器,话筒放大器,还有五个监听耳机也都有序的在各个位置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