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遍走下来就流畅多了,毕竟全是能考上上戏的专业学生。虽然没有指挥,也都知道跟着定音鼓的节奏走。这下旋律一和谐流畅,所有人立马就有了耳朵要怀孕的感觉。因为旋律实在太优美,且一浪高过一浪,与演奏古典音乐的乏味与枯燥完全不一样。

        演奏的难度实际上并不算很高,重要的是还是节奏。黄曼妮和吴凡他们的几把小提琴还是经常的将出入点弄错。而常岳的小提琴演奏技巧只能说水准之上,也不算出彩,幸好曲子难度实在不算高。

        开始演奏的几遍程晓羽还不好意思指出他所听到的每个人的失误,但因为在演奏中,乐手几乎只能听到自己和附近的声音。所以很难意识到自己的错误。

        程晓羽并不知道自己有多逆天的耳朵,在后面发现其他人还是没有改进,只能站出来说出每个进错的人的进错了哪一个点,并告诉了他们该进的时机。

        几个人被指出错误的人一脸疑惑的在走一遍,效果果然就好了不少,在接下来程晓羽站出来帮每个人扣细节也就顺理成章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因为乐曲演奏没有人声,更没有歌词,所以情感的表达主要通过速度的变化和强弱的变化来完成。一些需要放慢和加快的地方,以什么样的加速度来放慢加快?

        按道理来说这应该是指挥来告诉所有乐手的,但在没有指挥的情况下就要靠自己对音乐的理解。而显然这里面对乐曲理解最深刻的就是程晓羽。

        于是程晓羽在每次练完一遍之后,开始总结这一遍排练错误的点,语气也是相当的温和,所以气氛还是很和谐的。

        也幸亏这不是交响乐团人数不算多,真正的交响乐团排练,出错的都要被指挥单独拎出来说半天,也是相当伤自尊的事情。

        在演奏越来越好,每个都发现了协奏的乐趣之后,这个时候大家看程晓羽的眼神就不一样了,每个人都感觉演奏完一遍都能。

        而程晓羽能写出这样的激昂动听的旋律来不说。编曲也做的非常完美。黄曼妮和齐怡文终于明白了,端木林莎为什么会对程晓羽另眼相看,神色复杂的大量了一下背着吉他的程晓羽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