程晓羽忍不住打断廖东能道“廖副院长,我和裴砚晨真的没有什么,你想歪了!”

        廖东能见程晓羽死不承认以为他不过是拉不下面子,但也不在多说,摇摇头说道“想给你说点励志的故事你也不愿意听,好吧,说看看你创作这部小提琴协奏曲的灵感吧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我妈原来唱过越剧,而且故事情节还挺类似的。”程晓羽云淡风轻的说道。

        廖东能收起了笑容,只能无言。

        听到程晓羽如此说,廖东能也就不在追问关于这部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灵感来源自什么,和程晓羽讨论起华夏民族音乐和西方音乐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差距。

        实事求是地说,中国古代音乐家是非常非常牛逼的。而之所以世界音乐的主流掌握在西方人手上的原因非常复杂。

        主观上,中国古代礼教等级制度压抑了大乐队合奏的发展空间,使单声部音乐成为绝对主流。客观上,中国民族乐器不适合参与合奏,更适合独奏。音乐理论上,没有对和声学进行深入研究,十二平均律被忽视,直接导致中国古代音乐家写不出大型器乐合奏这种形式的乐曲。但最关键的是大部分华夏民族音乐都失传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两人从律制讨论到传承,再讨论到乐器。

        最后程晓羽说道“华夏那套礼乐不合理,因为它是从“礼”的角度搞出来的,完全不考虑声学效果。古人正统的音乐观就是政治观,《乐记》不是讲音乐,是讲政治。至于说礼乐的失落啊什么的,我倒不失落。宫廷雅乐早在汉唐以后就衰落了,它只是一个象征而已。但是不幸的是,现在的华夏音乐还在提倡政治正确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