线陀螺很好做,韩成记忆里的线陀螺,下面是一个底面直径大约为三厘米、高也是三厘米,类似圆锥的东西,又跟窝窝头的形状比较相似。

        在这个圆锥的正中间,有着一个上下贯通的孔,孔是用来穿木棍的。

        用线陀螺拧绳子的时候,就先将拧绳子的线的一端,绑在木棍上,然后一手提着线,一手拿着线陀螺,把线陀螺上的柄在腿上快速的一搓,然后悬空。

        被线吊起来的线陀螺在惯性的带动下,就会快速的转动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样绑在上面的线,就会被带着一起转,‘上劲’非常快(实在是想不起书面用语,只好用我们这的话代替了)

        ‘上好劲’的‘经子’被缠绕在线陀螺的木柄上,稍微的系一下,保证这些已经‘上好劲’的‘经子’不会松开之后,再次重复之前的动作。

        想起这件事情之后,韩成立刻就让喜欢制陶的黑娃的到外面挖了些粘土回来,用热水和泥,然后开始制线陀螺。

        相对于以前制造的碗、盆、罐等这些东西,线陀螺的制造实在是太过于简单。

        将活好的泥团成圆锥状,然后再用一直径半公分的树棍从圆锥的尖上,直上直下的捅出一个孔,这东西就算是弄好了。

        然后放在洞**长年累月燃烧着的火堆旁烘干,再丢入到火堆里烧上个四五个小时捞出来就成了,连窑都不用开。

        黑娃对晚上搓绳子也是颇为的苦恼的,因为这大大影响了他晚上跟壮欢愉的时间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