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了初中还是一个班级。

        学校离家十几里地,可是这时期农家还没有自行车,就连旧的也没有,这个时期是困难时期。

        十几里地要是仗着走,一天两趟也是很累,而且耽误时间,最少占用四个小时,都是十几岁的小小少年呢,没有青壮的力气。

        住校是没有住宿费,不像后世要一年几百块的住宿费,学校有三元的助学金。

        冬天从家里带点白薯,饼子、干饼。

        在炉子上烤烤吃,在学校食堂买点稀粥,五六块钱就能对付一个月。

        就这样坚持读书。

        哪个学生都是这样,不分穷富,这个时期都是生产队分粮食,家长在生产队上班劳分,秋后分红并不多。

        书费学费,笔、墨水、纸都得花钱。

        算一算,一大家子供一个学生还是可以的,虽然那时候收入少,可是读书是很便宜的,几块钱的学费,本子笔也不敢浪费,学生们都会精打细算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