姑娘们在水即将腾波鼓浪之时,迅速将汤瓶拿离炉火。她们各自取来一个敞口,斜弧腹,小圈足,底小口大,胎古厚重,绀黑滋润,纹如兔毫,径直四寸五的茶盏,用沸水冲洗一遍。

        达明解释说:“这是燲盏,为斗茶第五步,用沸水淋盏,使茶盏内外皆热,以防因盏冷而茶不浮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张先生,宋人斗茶极重茶盏,每每斗茶以建盏为上,不知此次斗茶是否准备了建盏?”又有观众出声问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听你所言,便知你乃是行家。宋人在选茶盏上色贵青黑,以玉毫条达者为上,因其能映衬茶色,焕发茶采色。这种口大足小底深釉汁肥厚的茶盏,可容更多的汤花且便于观赏,而且适合运筅击拂,不易倾倒,不易破碎。故取用建州窑的黑釉茶盏作为点茶茶艺中的定式。建盏在烧制过程中,因窑变会形成兔毫、油滴、玳瑁、鹧鸪、曜变等釉斑纹饰,从而又使得原本深重的釉色,有了舞动灵巧之感。”达明从案上拿起一只兔毫盏,说:“一如蔡君谟所说,建安所造者绀黑,纹如兔毫,其坯微厚,之久热难冷,最为要用。今天我们使用的茶盏为建盏中的兔毫盏。各位请看,兔毫四散其中,凝然作双蛱蝶状,熟视之就会感觉到仿佛有蝴蝶‘双飞西园’的舞动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心胸窄、气量小的刘世熙看着款款而谈的达明,就好像吃了发臭长蛆的肥肉一样,心里有说不出来的恶心难受。脸上自得之色渐渐褪去,有如山雨欲来,阴沉欲滴。自己一番打压,是偷鸡不着,反蚀一把米,全都成全了达明的个人表演,赢得了在场之人的啧啧惊叹。他似乎已经看到,自己的刁难成为了明天众人对自己嘲难,自己的讥笑成为了明天西安城大街小巷的笑谈。他心头猛然升起了一个恶毒的念头:“不行,要想方设法叫这个老匹夫出乖露丑,狼狈下台,决不能让孙之焕得意忘形,得财忘姓。”事不宜迟,他借口方便起身离席走了出去。

        姑娘们等汤瓶中的水停止沸腾后,用鎏金鸿雁纹银茶则取已过罗的茶末大约一钱多,放在茶盏中。然后执瓶环绕着茶盏边缘注汤,小心翼翼地防止汤直接冲在茶末之上,并用汤匙均匀地将膏状茶末调成像融化的胶汁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这叫调膏,是斗茶第六步。”达明又拿起茶则高高举起,展示给大家看,并说道:“这是茶则,是二十八种茶具之一,其功能在茶圣陆羽的《茶经·四之器》中说‘则者,量也,准也,度也。’用茶则就是控制茶盏中的茶末之量,不能多也不能少。下一步是斗茶的又一个关键,叫做点茶,是为斗茶的第七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姑娘们左手执瓶,右手抓住一把五寸多长、老紫竹制成、透着晶莹光泽的百穗茶筅。边沿着盏壁注汤,边指绕腕转用茶筅搅动茶膏,并且逐渐手轻筅重,加力击拂。只见姑娘们如雪似玉的皓腕以茶盏中心为圆心,灵巧地转动着,手指捻动茶筅,随点随击,环回击拂,由轻至重,力透上下,茶汤表面有如浪打礁石卷起千堆雪,渐渐泛起了白色泡沫。

        突然,人群中响起一个嘶哑的公鸭嗓:“张先生,你说点茶是斗茶的关键,不知你有何理由?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