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九原以为这位年轻的达巡检,一定会以自己怠慢为由头,大发官威,给自己一个下马威,心底下一直是诚惶诚恐,惴惴不安。不曾想到迎面而来的不是一盆百沸滚汤的开水,竟是一瓢暖煦煦的温水,故事情节完全不是自己想象那样,他不由地愣怔了,不知该如何回答是好。

        在场其他人先是被达明没有威严的诙谐弄得一愣,反应过来后,立刻被凌九傻傻忽忽的模样逗乐了,发出了一阵哄堂大笑。

        凌九被大家笑得有些不好意思,摸着自己的脑袋,随着大家咧着嘴“嘿嘿”傻笑了几声说:“官爷耍笑小人哩,小人不过是个穷汉花匠,无钱无势,哪个女子悦意跟我受穷呀。还不是昨个黑间没睡好,只好白天睡个回头觉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不对吧,老夫记得你凌九可是府里一头有名的睡猪,倒头就睡,雷打不醒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陶大管家,你老就不要瞎掰我了。昨个黑怪,不知见了啥鬼,园里那几条一向不叫的死狗,后半夜围着丹房疯张叫了半宿。我还以为园里来了贼,出门一看,就见丹房屋顶上有个黑影一闪而过,肯定是个鬼影,不然不会眨眼就不见了,当时就吓得我跑回屋里,蒙着被子再也不敢睡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听见凌九这么一说,无论是陶府中人,还是衙役捕快,一个个面色陡变,探头缩脑,惊恐地东张西望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哎、老管家,哎、老管家。”达明对大家惶恐不安的模样感到十分诧异,连叫了几声老管家不见陶贵回答,便用手捅了捅面带惊容、四处张望的陶贵问道:“老管家,这堂堂陶府,哪有什么鬼影,值得你们这么大惊小怪的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啊……啊……”陶贵浑身一激灵,连打了两个颤抖,惊惧地说:“官爷,你有所不知,这鬼可是真有呀。在这仁义村的西面就是传说中的鬼市,遇风雨或曛晦的时候,不见人影却可听到人们喧聚的声音。秋冬季的黑间多听到是卖干柴的叫卖声,都说是枯柴精。还有人在中秋月圆之夜听到过有鬼吟诗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鬼吟诗?”达明不由地哈哈大笑起来,戏弄地问道:“鬼能吟诗,不知是李太白,还是杜工部啊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不是,都不是,是两个鬼在对诗。一个鬼先说:‘六街鼓绝行人歇,九衢茫茫空有月’,后一鬼续吟道:‘九衢生人何劳劳,长安土尽槐根高’。咱陶府过去是大唐检校司徒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卢钧的故宅,当年卢相国在府中接待过仙人王山人,后吃了王山人所赠的十粒金丹,九十岁了还耳目聪明,气力不衰,死的时候满屋子都是异香。所以老太爷买下此宅炼丹,就是想沾沾卢相国的好运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哦,鬼影,丹房,有点意思了。”达明抚摸着下巴露出了笑容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